您好,欢迎来到西部交通科技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订阅方式

银行转账:

账号:45001604258050700296
帐户名:广西西部交通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建行南宁新民路支行
邮政代号:48-174

咨询热线

0771-2108219

投稿说明

1. 本刊所发表作品均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编委会和编辑部的立场。


2. 本刊对来稿保留修改权,有特殊要求者请事先声明。请勿一稿多投。


3. 稿件自录用之日起,其专有出版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授予本刊,同时许可本刊转授第三方使用。若作者对此有异议,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4. 本刊所载文章,均经作者授权,任何转载、翻译或结集出版均须先得到本刊编辑部和作者的书面许可。


5. 来稿一律不退,如3个月后未见采用通知,作者有权将稿件另行处理。


6. 本刊采用绿色印刷,选用环保型纸张、油墨、胶水等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注重节能减排,印刷产品符合人体健康要求。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驿站(2016年第4期)

2016-06-27 16:40

           

政策法规

综合交通运输统计体系2020年建成

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的《交通运输统计发展纲要》(简称《纲要》)提出,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变革统计生产方式,再造统计业务流程,丰富统计服务产品,构建涵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及城市交通的综合交通运输统计体系。


《纲要》指出,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坚持改革创新、依法依规、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到2020年,建成与五大发展理念相适应,全面服务“四个交通”发展和大部门制改革。《纲要》明确,要在五方面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统计发展。一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统计体系。二是推进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企业“一套表”和联网直报。建立基本单位名录库,重新整合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企业统计报表,加快开发建设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企业“一套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平台,实现“一数到底,多级监管”。三是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四是提升统计服务质量。五是加强统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科研院所的服务和技术支撑作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强交通运输统计科研工作。


综合信息

   港珠澳大桥主桥最大跨径青州航道桥顺利合龙

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中跨合龙段MCL梁段4月11日顺利完成吊装,该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主桥最大跨径航道桥,当晚的合龙打通了大桥从西人工岛到深水区通航孔桥的通道。

青州航道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桥采用半漂浮体系,桥跨1150米。索塔采用双柱门形框架塔,塔高163米,共设有14对斜拉索。当天吊装的中跨合龙段钢箱梁长7.6米,重量186吨。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三座通航孔桥中桩基最长、索塔高度最高、施工区域离岸最远的控制性工程。全桥范围内墩台最重,施工水域最深,施工单位克服了外海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率先完成了全部深水区非通航孔桥钢箱梁海上吊装施工。

据悉,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在建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青州航道桥顺利合龙,打通了从西人工岛到桥梁之间的通道,为后续桥面铺装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全面完工迈出了重要一步。

   

                                      

                                我国开工建设亚洲最长地铁车站

地处深圳北大门的深圳地铁10号线平湖中心站4月10日全面开工建设,这是中国目前正在建设的亚洲最长地铁单体车站。

深圳地铁10号线属于深圳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项目,南连与香港毗邻的福田口岸站,北接龙岗区的平湖枢纽,全长29.2公里,将在2020年建成通车。其中,终点站平湖中心站设计为上下两层的岛式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深度22米,总长度达710米,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长的地铁单体车站。据悉,深圳目前投入运营地铁187公里,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总长211公里。2016年将有3条地铁通车试运营,开工建设4条地铁线路。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深圳地铁10号线平湖中心站将与多条轨道线路连接,成为深圳重要的交通枢纽。


                                   内河首艘纯天然气动力船投入运行

据悉,由重庆泰鸿船务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泰鸿1号”船日前正式在重庆合川投入运行。该船舶以“全绿色”纯液化天然气(LNG)为动力,是目前全国内河航运中首艘纯天然气动力船舶。

据介绍,泰鸿1号”为1000吨级自卸船舶,是合川区内运行的吨位最大的货运船舶,目前主要承担盐井至双槐的煤炭运输任务,满载装载量为煤炭1300吨,沙卵石1500吨,自卸能力为每小时350吨。该船舶采用纯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在减排方面,LNG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燃烧后产生的主要废气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可减少氮氧化物39%和一氧化碳90%的排放量。硫化物排量几乎为零,对水体和空气几乎不造成污染,环保优势相当明显。此外,较以往的柴油动力和油气混合动力,泰鸿1号”使用纯天然气,明显降低了船舶运行成本。


中交建在厄瓜多尔交通领域首个PPP项目签约

3月28日上午,中国交建集团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交通和公共工程公司在基多市政府签署了关于基多中北部进城通道项目的投资合作协议。

该项目为中资企业首次采用PPP模式建造,投资额约1.4亿美元,其中中国路桥投融资1.1亿美元,基多市政府出资约3600万美元。通道全长约4.6公里,包含两座总长约500米的大桥,工期28个月,运营期30年。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基多市进出城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

基多市长罗达斯感谢中国企业对基多市政府的充分信任,表示基多市政府重视保护投资者权益,将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完善相关法规,提高对外资吸引力,期待未来与中国企业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这一项目也是基多市第一个外国投资的交通项目,希望建成范例,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基多市政建设。


我国企业承建东非最大斜拉式跨海大桥正式开通运营

4月19日,由我国企业承建的东非最大斜拉式跨海大桥——基甘博尼大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举行通车典礼,正式开通运营。坦桑尼亚总统马古富力出席。

2012年1月,中铁建工与中铁大桥局联合体中标基甘博尼跨海大桥及道路工程,项目合同额为1.35亿美元,是当地政府和人民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大桥全长680米,主桥为钢筋混凝土双塔单索面斜拉桥,主跨200米,桥面宽32米,双向6车道。 坦桑尼亚河流峡谷众多,与8个邻国之间的沟通都需要桥梁。基甘博尼大桥的通车,结束了上百年来达累斯萨拉姆和基甘博尼半岛之间往来靠人工摆渡的历史。

西部交通建设

西藏最大跨度斜拉桥——迫龙沟特大桥顺利通车

4月13日,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修建的西藏最大跨度斜拉桥——迫龙沟特大桥通车,这标志着国道318线通麦至105道班整治改建项目全线贯通。

迫龙沟特大桥全长743米,主跨430米,是西藏境内最大跨度斜拉桥。桥梁基础采用群桩基础,主塔为A型塔,1号塔高度为146.7米,2号塔为139.7米。迫龙沟特大桥也是国内首座中跨悬拼组合梁与边跨悬浇混凝土梁非对称平衡体系的混合梁式双塔双索面新型斜拉桥。

大桥的通车,标志着川藏公路(西藏境内)黑色化路面全面贯通,“通麦天险”的“卡脖子”路段已经成为历史。整治工程全线通车后,新的行车线路将通过新建的“两桥四隧”,有效规避通麦天险,也将极大提高318国道波密至林芝的通车能力,为当地群众和进藏同胞的出行安全。


  四川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年底前全面动工

日前,2016年四川省第一批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协议集中签约仪式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举行。本次集中签约的项目包括成都新机场高速公路、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等4个高速公路项目,总里程446公里,总投资620亿元。其中,成都新机场高速将采用双向8车道的设计,是四川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预计2016年年底前全面动工。

据悉,成都新机场高速公路是成都放射线成都经资阳至重庆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成都新机场集疏运高速通道和成渝经济圈之间的高速公路经济大通道。据悉,项目全长89公里,总投资估算约180亿元,起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成龙互通与成自泸互通之间),设置起点连接线接三环,止于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在建),对接规划的资阳至潼南(川渝界)高速公路。成都绕城至新机场路段采用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2米的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新机场至成都经济区环线路段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3.5米的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另设起点连接线、天府支线、新机场南线。


                               甘肃首个PPP交通建设项目获准实施

日前,甘肃省政府正式批准316国道两当至徽县段高速公路工程PPP实施方案,这是甘肃首个获准实施的PPP交通建设项目。

根据实施方案,该项目将采用“EPC+BOT+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建设。项目PPP实施机构为甘肃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PPP项目的准备、采购、监管、移交等工作。项目实施机构与依法选定的社会投资人签订投资协议及特许经营协议,负责项目组织实施、运营管理等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尽快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风险监督和合同解除机制,保障和维护好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定期对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建立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特许经营协议约定对财政补贴进行动态调整的有效机制,保障收费公路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两当至徽县高速公路是甘肃“6873”交通突破行动重点公路建设项目,项目全长53.4公里,估算总投资75.3亿元。

新技术新工艺

                   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特大型桥梁防灾减灾与安全控制技术”取得创新性成果

针对我国灾害频发,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特大型桥梁的防灾减灾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相对薄弱的现状,结合未来重大工程的实际需求,交通运输部在“十二五”期初设立了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 “特大型桥梁防灾减灾与安全控制技术”。

经过四年多的刻苦攻关,项目组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外试验、现场观测和实桥监测等方法,取得多项创新成果:首创了风流耦合作用下桥梁结构三维弹性响应模型试验技术,提出了桥梁风雨耦合作用和风流耦作用的联合概率模型、数值及试验方法、特征参数设计方法;提出了1000m级多塔斜拉桥、3000m级悬索桥、3000m级斜拉-悬吊桥适宜结构体系以及桩与沉箱复合基础、钢混组合索塔、轻型组合桥面等新型结构及其设计方法,研发了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系统与装备;建立了多灾害作用下特大跨径桥梁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和基于重要性评价结果的灾变评价方法;构建了特大型桥梁灾害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与平台;编制了《多灾害作用下特大跨径桥梁设计指南》,完成了1000m级多塔斜拉桥、3000m级悬索桥和斜拉悬吊桥原型设计方案。

                                     国内首次检测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噪声

4月11日至18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依托江苏省高速公路对排水降噪沥青路面进行了“轮胎路面”噪声检测。此次检测为国内首次采用路面噪声检测拖车设备在实际运营的高速公路上进行不同路面的“轮胎路面”噪声测试。

此次检测对比的路面类型包括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密级配沥青路面以及热再生路面等。同时还比较了不同年份、不同车道以及不同车速下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的降噪效果。为了直观地分析公路两侧的噪声情况,还进行了不同路面类型的通过噪声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使用5年内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能够降低“轮胎—路面”噪声4分贝至6.5分贝,使用10年以上的沿海高速公路排水降噪沥青路面仍能降低噪声1分贝至1.5分贝。

此次检测采集了大量数据,为我国公路交通噪声和低噪声路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在我国的推广以及路面噪声检测系统的应用普及具有重大意义。

海外传真 

                       英国投资1.5亿英镑   2017年测试wi-fi公路项目

英国路政局日前宣布,英国政府将投资1.5亿英镑,于2017年开展“wi-fi公路”项目建设。

据悉,计划建成高速公路连接走廊(又名wi-fi公路),以及完成无人驾驶汽车试车试验,预计于2017年年底建设完成。实验还包括驾驶特别改造过的汽车通过连接伦敦和肯特郡A2 / M2公路。此外,英国路政局还计划在高速公路上试验雷达技术以及在萨里郡的新德黑德隧道测试声学技术,以提高故障检测。当一辆车在隧道内停止运行时,声学技术可以及时检测到车辆,并通知控制中心。据悉,价值1.5亿英镑的投资还包括开发十字路口自动适配的交通信号灯,以提高交通流量。开发数据传感器,用来收集更多公路、隧道和桥梁的路况信息。这样,就可以开发更多有针对性的维护计划,以延长路面寿命,也可节约道路维护成本。


                                印尼或将于2016年下半年开建巴布亚铁路

据印尼《国际日报》4月7日报道,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表示,为了配合印尼推行的“海上高速公路”建设纲领,加快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印尼将于2016年下半年开建巴布亚铁路。

日前,佐科·维多多总统在西巴布亚省玛诺瓦利(Manokwari)称,巴布亚的铁路线网正在加紧筹备,希望能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实体建设阶段,巴布亚人民将来必然会享受到铁路线网的运输服务。佐科总统说:“除了铁路之外,巴布亚还要建设道路和港口。”不久前,佐科总统曾表示,巴布亚的铁路线网正进行可行性研究,预计投资价值将达10万亿印尼盾(约合7.6亿美元),铁路网全长300~400公里,包括梭隆-马诺瓜里(Manokwari)-纳比雷(Nabire)-迪米卡(Timika)-沙米(Sarmi)-查雅普拉(Jayapura)的客运线,以及马诺瓜里-查雅普拉港口的货运线。


新资讯

                          CCS启动首个深海专用移动工作站项目

近日,中国船级社(CCS)上海分社和中船重工702研究所在无锡签署1500米深海油气工程专用移动工作站审核检验服务协议,标志着中国船级社首个深海专用移动工作站项目正式启动。

据悉,该项目将以潜深为1500米、排水量为800吨级的深海油气工程专用移动站为对象,研发出深海专用材料、掌握核心制备工艺技术和批量供货能力。此次签约是双方继7000米载人深潜器“蛟龙号”、4500米载人深潜器之后的再度强强联合。新推出的高端深海专用移动工作站项目不仅丰富了CCS在深海装备领域的服务产品,而且极大增强了CCS技术服务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我国首例超宽公轨两用桥钢箱梁完成第一节吊装

4月15日晚10时,230吨重、46.5米宽的钢箱梁平稳地在佛山市东平水道特大桥吊装到位,标志着中建交通佛山南海新公交三标段钢箱梁现场施工的正式开始。

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公交项目工程总造价69.78亿元,投资方式采用BT+总承包模式。其中南海新型公交系统试验段线路全长13.108km,全线共设车站13座,线路设计包含1座东平水道特大桥和1座橹尾撬大桥。据悉,该项目桥面宽46.5米,刷新30.5米宽的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创造的国内特大公轨两用桥纪录,成为目前国内首例超宽公轨两用桥。

进场尹始,项目部全体员工克服了面对无图、无地、市政管线干扰多等诸多困境困难,昼夜奋战,科学有序地推进工程进度。此次首节段钢箱梁的成功吊装,为后续钢箱梁吊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内河水域首座现代化锚地启用

4月14日,三峡至葛洲坝两坝间平善坝锚地靠泊平台已正式交付使用,该锚地是中国内河水域首座现代化锚地。

三峡至葛洲坝两坝间平善坝锚地靠泊平台建设是交通运输部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工程历时两年完成竣工验收。平善坝锚地靠泊平台位于长江上游航道里程约16.5~19.0km处,可最多满足18艘3000吨级船舶或15艘5000吨级船舶待闸需求。根据三峡通航管理局关于待闸锚地分类、分区指泊的管理经验,平善坝锚地靠泊平台还专门针对危险品船舶开辟出新的待闸锚位,可容纳10艘5000吨级危险品船舶待闸。同时,平善坝锚地靠泊平台还配备了一系列的信息化设备,将通信、调度、监管等技术手段接入三峡通航综合信息化平台,对锚地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的远程可视监控,以便加强对待闸船舶进出锚地水域监视系统的自动识别和记录等信息技术的管理。

                            

                       深圳首条HOV车道:可拼车通行  主要用于早晚高峰

讨论多时的多乘员车道(HOV车道)近日迎来实质进展:4月12日,深圳市交警局通报,深圳东西走向主干道滨海-滨河大道被确定为市内首条HOV车道。该专用车道将于4月18日起实施,一周缓冲期后正式执法处罚。另外,HOV车道主要用于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以拼车方式出行的车辆也可在该车道上通行。                

HOV车道即高乘载车道,是专供乘载至少某一规定乘客数量以上汽车所行驶的车道,当前深圳车辆密度达到503辆/公里,高居全国第一,交通拥堵程度与日俱增。机动车限牌后,年注册总量仍然以10万辆以上的速度递增,但与此相对的道路资源供给远不能满足车辆增量需求,尤其是原特区内区域,几乎没有可供增加道路的空间。HOV车道的设立将促进出行结构的优化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机动车购买需求,减少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总量。据统计,滨海大道高峰时段单人驾车率达74.2%,具备了较好的多乘员车道实施条件。综合各项因素考虑,深圳首条多乘员车道选取在滨海大道、滨河大道(滨海白石立交至滨河下沙人行天桥段)西往东方向主道最内侧一条车道设置。按照规划,共乘车道将和公交车道一样是一条独立出来的专用车道。


                           

×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