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2020年建立适应交通运输发展需要的标准化体系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立足“大交通”视角编制,涵盖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各种运输方式,对行业标准化工作“全链条”“全方位”整体设计,是交通运输部首部行业标准化专项规划。
《规划》确立了“到2020年建成适应交通运输发展需要的标准化体系”的发展目标,构建了标准化体系框架。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突出一条主线、坚持四项原则、聚焦六大领域、部署八大任务。其中,“一条主线”,即以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为主线,统筹推进标准、计量、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四项原则”,即改革引领、突出重点、系统推进、开放融合;“六大领域”,是指标准制修订的重点领域,包括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运输服务、工程建设与养护、节能环保和信息化;“八大任务”,是指“十三五”期标准化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包括管理制度机制建设、强制性标准制修订、推荐性标准制修订、标准国际化、标准实施、计量体系建设、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等。《规划》的编制发布,对于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提出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提升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品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建成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规划》明确了6方面17项主要任务,要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完善制度建设,拓展资金来源,加强科技创新,全力保障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到2020年,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能源消费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保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各项污染防治行动要求得到全面落实,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水平全面提升;行业节能环保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监管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综合信息
世界最大跨径钢桁梁斜拉桥成功合龙
5月20日,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鸭池河大桥实现合龙。该桥主跨800米、全长1450米,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并将成为世界山区斜拉桥之最。
鸭池河大桥是贵黔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位于乌江源百里画廊、跨越鸭池河,距贵阳观山湖区45千米,距毕节市黔西县25千米;大桥主跨800米的钢桁梁斜拉桥,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并将成为世界山区斜拉桥之最。大桥桥面宽28米,全长1450米,桥梁边跨主梁为22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引桥为7跨30米的先简支梁后连续T梁;大桥主塔采用H型索塔,贵阳岸塔高243.2米、黔西岸塔高258.2米。
据悉,贵黔高速公路是贵州高速公路骨架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78公里,总投资90亿元,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线共有47座桥梁、11座隧道,主线跨越乌江干流鸭池河及其支流猫跳河、跳蹬河等深切峡谷。该项目于2012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于2016年8月全线建成通车,贵黔高速公路建成后,贵阳至黔西行车时间从现在的2小时缩短为50分钟,是贵阳通往毕节市首选快速通道。
世界第一大跨径高墩多塔混凝土斜拉桥——赤石特大桥顺利合龙
6月6日凌晨2时,汝郴高速赤石特大桥7号、8号主墩合龙口的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全桥顺利合龙。预计大桥10月建成,届时厦(厦门)蓉(成都)高速湖南段将全线通车。
赤石特大桥,是厦蓉高速湖南汝郴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位于宜章县赤石乡。大桥设计为4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桥全长1470米,跨越宽度约1500米的山谷,是世界第一大跨径高墩多塔混凝土斜拉桥。 据介绍,全桥共分为193个梁段,6月6日全部完成合龙后,将于6月下旬进行钢锚梁焊接与防腐、斜拉索封锚及钢护栏安装。预计9月完成沥青铺装,力争10月建成通车。厦蓉高速湖南段,是湖南通往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一条重要战略要道,也是连接闽台经济区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圈的重要通道。厦蓉高速湖南段由汝郴、郴宁和宁道三段组成,这3条高速公路已于2012年底贯通,只有汝郴段赤石特大桥因建设过程中初步设计方案发生重大变更而影响工期。
我国长江上游主跨最长悬索桥主缆架设完毕
5月30日,随着最后一根索股经北岸成功牵引“云中漫步”越过长江,在南岸隧道锚既定位置快速就位,重庆万州驸马长江大桥主缆架设任务全部完成。这座长江上游主跨最长的钢箱梁悬索桥高效建设,一举创造我国山岭重丘区同类型千米级跨径悬索桥多项施工纪录。
全长2030米的驸马长江大桥,为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单跨千米级钢箱梁悬索桥,也是重庆万州至湖北利川高速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其有两根长1834米的主缆,总重量达8457吨,将承受4.2万吨拉力。主缆含有索股224根,每根索股由127根直径为5.2毫米、约筷子粗的高强镀锌钢丝组成。如果将其所有钢丝依次连接起来,可绕地球赤道1.26圈。
据了解,“双线往复式牵引系统和门架式拽拉工艺”“索股预整形”等多项核心技术在施工中得到充分运用,仅用40天,便完成全部通长索股架设任务,比原计划作业时间提前34天。目前,大桥引桥施工主体工程全部完成,预计9月开始转入钢箱梁架设、拼接、防腐等工序,有望于2017年7月左右实现大桥建成通车。
西部交通建设
云南:首座跨铁路高速公路转体桥成功合龙
6月7日,长79.84米、重7800吨的芦槎冲特大桥跨铁路转体桥在8个撑脚和直径3.6米的球铰支撑下,逆时针缓缓转动79.5度后,与高速公路成功对接,标志着云南省首座跨铁路高速公路转体桥成功合龙。
芦槎冲特大桥跨铁路桥梁是蒙自绕城高速公路羊街至鸡街项目的重点工程,该桥梁为双跨、宽40米连续箱梁,位于玉蒙铁路鸡街站至蒙自北K135+70米处。为减小施工对玉蒙铁路运营造成影响,确保运输安全,建设方采用转体施工工艺,即先在平行既有线方向搭设满堂支架,待施工成型后,平面转体到设计位置的施工方法。
据悉,桥梁转体系统由上盘、下承台、上下球铰、撑脚、滑道、牵引等组成,分别由两组12束直径15.24毫米的钢索牵引,在用时100余分钟后桥梁顺利完成转身。如果采用传统技术可能需要架设10片梁,施工时间达400~500分钟,对下方的玉蒙铁路运输造成极大影响,采用转体设计,每6分钟大约转10度,干扰时间大大减少。据介绍,羊鸡高速是国道G323线江西瑞金-韶关-柳州-临沧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省公路网的主骨架。项目计划于2016年10月1日通车,届时,羊街到鸡街仅需15分钟。
广西看点
广西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云南至北部湾最便捷的西南出海大通道全线贯通
5月30日,广西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结束了大新县、天等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云南至北部湾最便捷的西南出海大通道全线贯通,一条南部边疆重要的旅游黄金大通道完美呈现。
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合浦至那坡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6横7纵8支线”中“横6”合浦(山口)至那坡(弄内)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于崇左市江州区元井村,与钦州至崇左高速公路元井互通相接,终点位于靖西市旧州村,与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旧州互通相接,途经崇左市江州区、大新县、天等县和百色靖西市等4个县(市)区。项目于2013年4月1日开工建设,于2016年5月30日建成通车。主线全长147.6公里,连接线长60.7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26米,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全线共109座桥梁,合计10.6公里;隧道33座,合计22.3公里,桥隧比22%。项目概算总投资118.51亿元。
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沿线景观优美,边关风情浓厚,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中国醉美边关风情路”。该项目是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合作融资典范之路;项目在广西乃至全国率先使用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是一条优质平安、绿色生态、经济耐久、舒适现代的精品之路。项目的建成通车,对推进“县县通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实现广西“两个建成”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新技术新工艺
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我国首个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6月3日在武汉正式揭牌,这意味着我国将全面开展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研究,以保障我国桥梁运行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路桥梁总数达73.53万座,各类铁路桥梁总数达18万座,已成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但同时也进入了桥梁垮塌等安全事故高发期。此外,由于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运营时间不长,运营阶段桥梁检测、评估、管养相关的技术和规范还很不完善,迫切需要研究相关技术,并研发相应的装备,以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据悉,未来5年,实验室将结合国家重大桥梁工程项目实践,并将特别关注高速铁路桥梁的安全运营和桥梁结构的动力安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桥梁健康与安全成套关键技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该领域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为国家桥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国内首次采用隧道瓦斯抽排新技术获得成功
我国隧道建设史上瓦斯突出风险最高的隧道──重庆至贵州铁路的新凉风垭隧道5月28日安全贯通,标志着国内首次在铁路隧道中采用瓦斯抽排集中处理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全长344.4公里的渝黔铁路是国家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全线“拦路虎”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新凉风垭隧道长度为7618米,穿越长距离的高瓦斯煤层地段,是我国隧道建设史上瓦斯含量最高、瓦斯突出风险最高的隧道。其煤层的瓦斯含量平均每吨超过了15立方米,控制不好极易产生燃烧和爆炸,安全风险和施工技术难度国内罕见。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紧密配合,全面引进“瓦斯突发自动断电系统”“洞内施工人员定位系统”等新装备、新技术,在国内首批建成了高瓦斯隧道安全避险系统。由于创造性地采用了“水力压裂瓦斯集中抽排”处理技术,有效地将隧道内的瓦斯浓度控制在规定的每吨8立方米以内,比传统技术节约工期100多天,确保了安全顺利贯通隧道,为我国特殊地质条件下高瓦斯隧道建设施工和科研积累了宝贵经验。
海外传真
德计划沿高速公路建700个电动车充电站
据外媒报道,德国默克尔政府希望到2020年能让100万辆电动汽车开上德国公路。然而电动汽车的高昂成本和司机对基础设施不足的担忧导致电动汽车在德国的销售一直低迷。德国计划将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覆盖范围扩大至全国,以刺激对电动汽车的低迷需求。
据德国交通部统计,德国目前有约100家电动汽车快速服务充电点,允许司机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完成充电;另外还有4800家交流电充电站。“德国将沿着全国高速公路建设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德国交通部长Alexander Dobrindt表示。德国交通部文件显示,负责高速公路运作的Tank&Rast公司计划在2017年于400个地点设立充电点与停车场。德国政府将承担安装电缆与相关建筑的部分成本。
新资讯
我国研发出船舶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打破国外垄断
由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研发的“船舶交通管理信息系统”5月23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交通技术和设备展首次亮相。该系统首次实现了北斗导航系统在船舶交通管理领域的深层次集成应用,打破了国外公司对我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长期垄断。
该系统结合雷达目标跟踪及数据处理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将有效解决复杂海况下各类目标的检测和稳定跟踪,提升大容量水上目标实时动态处理能力、水上交通应急事件处置能力。据介绍,“船舶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取得10项授权专利,通过了中国航海学会鉴定委员会成果鉴定。该系统已在秦皇岛海事局进行了应用,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