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西部交通科技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订阅方式

银行转账:

账号:45001604258050700296
帐户名:广西西部交通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建行南宁新民路支行
邮政代号:48-174

咨询热线

0771-2108219

投稿说明

1. 本刊所发表作品均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编委会和编辑部的立场。


2. 本刊对来稿保留修改权,有特殊要求者请事先声明。请勿一稿多投。


3. 稿件自录用之日起,其专有出版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授予本刊,同时许可本刊转授第三方使用。若作者对此有异议,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4. 本刊所载文章,均经作者授权,任何转载、翻译或结集出版均须先得到本刊编辑部和作者的书面许可。


5. 来稿一律不退,如3个月后未见采用通知,作者有权将稿件另行处理。


6. 本刊采用绿色印刷,选用环保型纸张、油墨、胶水等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注重节能减排,印刷产品符合人体健康要求。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驿站(2016年第7期)

本站2016-10-25 17:03


政策法规

                         国内首部航运中心建设地方性法规在上海表决通过

6月23日,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这是一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框架性立法,基本覆盖了航运中心的各个要素,也是国内第一部关于航运中心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条例自2016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邮轮产业发展,条例规定了五个方面措施:一是制定上海邮轮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相应的推进措施和配套政策;二是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加快在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试点经验和相关政策措施;三是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邮轮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对票务销售、合同签订、码头服务、旅行社服务、应急处置等环节作出规范;四是在邮轮口岸推进实施特定时限内的过境和出入境免签政策,设立进境和出境双向便利的免税购物商店;五是鼓励境内外邮轮公司在本市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开展经批准的国际航线邮轮业务。

                     《关于加强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发布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优化路网和枢纽布局,加强道路建设与节点改造,推动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融合发展,实现城市内外交通顺畅衔接。

《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规划引领,综合考虑路网结构、交通方式、运输需求和建设条件等,统筹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促进形成干线公路、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布局均衡的路网体系。要尽快疏解长期持续拥堵路段,特别是对于交通量达到设计能力80%以上或高峰时段严重拥堵的进出城干线公路,要根据路网布局、需求特征、建设条件等,积极采取改扩建既有路段、建设快速联络线、新建平行或绕行路段等方式解决拥堵问题。

综合信息

                              我国高原地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正式通车

7月3日,我国高原地区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六盘山隧道正式通车。这标志着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宁夏段全线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公路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

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在宁夏过境段为东山坡至毛家沟路段,全长50.3公里。六盘山隧道是东山至毛家沟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全长9.485公里,是目前我国海拔2000米以上高原地区建设的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也是宁夏第一条双向四车道特长隧道。隧道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42.07亿元。

据介绍,隧道穿越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在隧道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性化设计,在隧道5公里处还安装了长200米的特殊灯光带,采用投影成像,模拟蓝天白云、海底世界,不仅可以调节视力、减少疲劳,而且还能提升司乘人员驾乘舒适度。另外,隧道还设有中央控制系统、交通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6大先进机电装备系统。其中,其开发的先进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在全国尚属首次。


                  全国规模最大的公路交通PPP项目正式签约  总投资898亿元     

6月30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与中国交建、中交路桥等单位在石家庄正式签订《太行山等高速公路PPP项目战略合作协议》。项目包总投资约898亿元,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公路交通PPP项目,也是河北省运作成功的首例省本级PPP项目。

太行山等9条段高速公路项目采用PPP模式,是河北省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引进社会资本投资交通的一项创新举措。项目包在规模和投资上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公路交通项目,也是河北省运作成功的首例省本级PPP项目。为加快推进速度,在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过程中参考了北京兴延等高速公路PPP成功模式,太行山高速公路从项目前期准备到开工建设用时仅半年,在全国高速公路PPP项目中用时最短。同时,双方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投资协议,将更深层次地推动双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全方位、宽领域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


                    亚洲最长的双线高铁隧道——西成高铁天华山隧道贯通

7月8日,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陕西段)重点控制性工程——天华山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西成高铁桥隧工程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

西成高铁秦岭隧道群从清凉山隧道入口,至赵家岭隧道出口,仅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就有7座,形成了长达110公里的长大密集隧道群,这在我国高铁建设史中尚属首例。天华山隧道是西成高铁全线最长的隧道,同时也是目前亚洲最长的双线高铁隧道。该隧道的顺利贯通,为确保全线按期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8月下旬,毗邻天华山隧道的大秦岭隧道将建成贯通。届时,中国高铁首条穿越秦岭的长大隧道群将实现全线贯通,西成高铁将全面穿越秦岭。

据了解,西成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新建太原-运城-西安-汉中-绵阳铁路的一部分,线路全长643公里,其中陕西境内(西安北站至省界段)343.6公里,工程以桥隧为主,桥隧比高达92.1%。项目设计时速250km/h,为双线客运专线。建设工期5年,计划2017年年底开通运营。

西部交通建设

                             贵黔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7月16日,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贵黔高速公路起于贵阳市白云区曹关,止于毕节市黔西县石板,是贵州高速公路骨架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78公里,总投资90亿元,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据了解,贵黔高速全线控制性工程——鸭池河特大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设计,大桥全长1450米,主跨800米,东塔高243.2米,西塔高258.2米,河面与桥面垂直距离达到380米,是目前建成的世界跨径最大钢桁梁斜拉桥,创世界山区斜拉桥之最。

贵黔高速建成通车后,连接黔大、黔织、黔白等高速公路,辐射毕节各县交通要道,覆盖乌江源百里画廊东风湖、织金洞等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为沿线农产品运输提供便利条件。贵阳至黔西行车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50分钟,成为贵阳通往毕节的首选快速通道。


                       西部6省区建立区域联动公路治超机制

首届西部6省区联动治超联席会议7月1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青海、新疆、宁夏、陕西、四川、甘肃6省区签订公路超载联动治理框架协议,启动区域协同治超机制。

青海、新疆、四川等6省区商贸、货物往来密切,公路承载着主要运输功能,其中新疆全区80%以上的货运均由公路完成。7月15日起,6省区区域协同治超机制全面启动。依照“属地负责,协作查处”原则,各地将加强源头治理力度,重点对属地违法超载超限单位进行整治、查处,严厉打击非法改拼装货车行为,在省界各出入点加大路面执法力度。针对超载、超限高发的交界地区,6省区每年将开展跨省联合治超专项行动,对严重违法流动车辆进行跟踪取证、查处。该机制启动后,6省区将进一步强化、细化、规范执法行为,调动各级相关部门依法、依规“重拳治超”,改变以往“重罚款,轻纠正”的治超模式。


新技术新工艺

                      连续快速弯沉测量装备逐步实现产业化   

弯沉作为评价道路结构整体强度的重要指标,对路面技术状况评定及养护方案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日,由湖北省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联合装备生产单位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公路智能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的交通运输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连续快速弯沉测量装备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在武汉通过验收。

该项目推广的连续快速弯沉测量装备可在正常行车速度下(15 90km/h)快速进行路面弯沉检测,并自动、实时记录弯沉相关的各项数据,减少人工操作,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实现公路路面的快速、连续、无损、精准检测,给我国公路弯沉检测技术带来一次革命性进步。

项目自实施以来,在全国完成了路基路面弯沉检测4万多公里,获发明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举办和参加了多次技术交流会和产品展示会,编制了湖北省地方标准《激光动态弯沉车路基路面弯沉测试规程(送审稿)》。

海外传真

                瑞典测试世界首个电动公路   卡车也能变电车

化石类的燃料会对地球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是现今大部分的汽车运输工具都使用的是化石类燃料汽车。而最近西门子与Scania公司联手开始测试“世界首个电动高速公路”项目,该项目就像是一条“电气化的铁路”,拥有1.2英里的电线可以持续为运输卡车提供电能。而必要时,这些卡车可以完全禁用化石燃料而用更便宜、更环保的电能供电。

 Scania公司表示这个项目对于环保运输产业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西门子相关人士也表示,此项目可以减少大约一半的能源消耗。未来,西门子与Scania公司将进行两年的项目跟踪测试工作,同时确定该项目是否可以进一步推广。


                美国环保署将在主要邮轮港口对排放进行研究

近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布劳沃德县的埃弗格雷斯港口(连续被评为全球三大最繁忙的邮轮港口)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研究海港气体排放情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项协议是港口发展减排方案过程中的重要一步,通过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埃弗格雷斯港口的这项合作举措,可以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令空气更加清洁。

作为EPA港口计划的一部分,环境保护署将与港口合作,通过研究并结合所有港口的相关业务、技术和增长前景来建立模板。环境保护署还打算在港口管辖边界以外的地区(如港口相关客户所使用的公路和铁路)进行单独的排放估算。即将使用的排放清单将帮助跟踪港口的进展情况,并且评估利用于港口以及其周边地区的减排计划的技术和运营策略的有效性。

这项新的合作计划将帮助环境保护署发展新的措施,并为其他各方提供经验教训和实例,以帮助其他港口、有关的组织机构,临港社区和利益相关者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资讯

                 国内首个航空仲裁法庭落户上海长宁

据悉,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已确定入驻临空经济园,2016年年内正式启动办公。这一仲裁院是全球第一个解决航空争议的专业平台,将成为上海虹桥航空服务业创新试验区“十三五”期间又一大亮点窗口。

日前,上海市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了《上海虹桥商务区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商务区四大承载区之一,长宁区挖掘自身区位优势,在“十二五”期间就把发展航空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一大重要抓手。而航空仲裁院的投运,也意味着长宁经过努力,吸引了航空服务业一大最核心的机构落地。

仲裁院具体办公地点位于临空园区通协路上的尚品都汇,眼下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与临空园区仅隔着的外环线外,虹桥机场东片区五条市政道路也将面临一场升级,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规划中。

               我国首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成功安装首扇屏蔽门

7月18日凌晨3点,在北京地铁永安里车站,我国最早的地铁线路——北京地铁1号线成功立起第一扇屏蔽门。预计到2017年年底,全线所有车站的屏蔽门安装完工。

北京地铁1号线1971年开始运营,至今已有45年历史。2016年4月25日,1号线加装屏蔽门正式开工。工程涵盖全线站台板加固、机房建筑、机房装饰装修、屏蔽门安装、屏蔽门监控、通信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动力照明系统以及联合试运转11个专业的改造任务。屏蔽门加装后,通信、通风空调等系统的设备都将配套完成改造任务,全力保障地铁1号线安全稳定运营。

据介绍,1号线采用1.5米的半高屏蔽门。由于原来的站台板太薄,不能支撑住新装的屏蔽门,项目采用了“站台补强法”:在原有的站台板下重新浇筑一块新的站台板,用来固定后续安装的屏蔽门。此次首扇屏蔽门成功安装,为全线各站全面安装屏蔽门打下了基础,待全线屏蔽门安装完成投用后,市民的出行安全将得到更有效保障。


×

扫一扫,关注微信